查看原文
其他

开学第一周才是拉开孩子差距的最佳时期!这些方法太有用了

来源 | 锋盛中小学辅导 



新学期开始,孩子的暑假生活在一片叹息声中就这样结束了,很多孩子还沉浸在假期的欢声笑语当中。课堂上和其他学生窃窃私语,互相交流一下假期的开心事。有些孩子托着下巴貌似在听课,思想早就飞到九霄云外了。


对于孩子的这种“开学综合症”,今天辅导君给各位家长开一个“药方”,家长们请根据孩子自身情况,进行针对性的“抓药”。

上课无精打采、瞌睡连连



表现:听到上课铃声就犯困,提不起精神,听不清老师讲的是什么,经常性的走神和发呆,甚至昏昏欲睡。


 原因:


1.孩子的思想还沉溺在假期生活当中,注意力难以集中。


2.孩子在假期当中养成了睡懒觉的习惯,还没适应早起。


3.孩子的心态没有摆正,学习不够积极。



解决方法



1.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规划和目标,快速的把孩子思想从假期转换到学习中来。


 2.每天晚上监督孩子早睡早起(关于孩子睡眠问题多说几句,小学阶段的孩子一定要保持8个小时以上的睡眠,而且一定要早睡早起,8点睡6点起和10点睡8点起都是睡眠10个小时,但是效果是完全不同的,6点起的孩子能够更早的进入状态),手机、电脑等严格控制时间。


3.多鼓励孩子,和孩子谈谈心,让孩子讲一下开学第一天的趣事,让孩子心情放松。

和同学打闹、聊天,不爱学习

表现:上课和同学低声窃窃私语或者传纸条,交流暑假趣事,开学三天松,好像和假期一样。课本随手一放,不去预习,甚至懒的看一眼。


 原因:


1.孩子在暑假没那么多玩伴,开学见那么多同学比较兴奋。


 2.刚开学学习任务轻,没有作业压力


 3.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



解决方法



1.家长在平时交流当中有意识的给孩子灌输有关学习的话题,教孩子处理和同学之间的关系,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。


2.开学前一周学生的作业压力很小,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一起预习功课,让孩子对本学期学习内容有大体的了解。


3.有些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比较慢,家长要给孩子营造学习的氛围,晚上陪孩子一起看书做功课等,给孩子学习的动力。


情绪不稳定,食欲下降


表现: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脾气暴躁,有的时候又突然沉默不语,情绪低沉。饭量下降、厌食、挑食。


原因:


1.孩子刚过完了自由、宽松的暑假生活,进入学校之后要遵守学校、课堂的各种规章制度,环境的突然转变让孩子情绪变得不稳定。


2.孩子吃惯了家里的饭菜,对学校的饭菜不太习惯,导致食欲下降,甚至厌食,环境的转变和开学的紧张情绪也容易让孩子食欲下降。



解决方法



1.在家里规范一下孩子的学习时间和作息时间,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充满秩序的学习生活。稳定孩子的情绪,让孩子心情保持开心和愉快。


 2.孩子在假期形成了吃饭暴饮暴食的习惯,吃饭时间无规律,饿了就会吃零食。家长要慢慢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,一日三餐合理膳食,三餐时间要严格遵循规律。



沉迷手机、电脑,无心学习

表现:和同学聊天内容多是关于手机游戏和电脑游戏,注意力难以集中,学习心不在焉。


原因:在暑假当中,孩子长时间接触手机和电脑,孩子好奇心强、自制力差,难以抵挡手机电脑游戏的诱惑,以致于沉迷其中。学习生活开始,孩子虽然离开了手机和电脑,但是心思全在手机和电脑游戏上面,导致无心学习。



解决方法



1.让孩子远离手机和电脑,手机和电脑给孩子带来的依赖症非常大,孩子的自制力尚未形成,很容易对游戏上瘾,家长一定要重视。


2.不要在孩子身边频繁的使用手机和电脑,孩子很容易被诱惑,内心也会感到不平衡。


除了上述孩子容易发生的“症状”之外,家长也要帮助孩子锻炼身体,轻松了一个假期之后,忙碌紧张的学校生活会让很多孩子的身体吃不消。家长也要和孩子一起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,一个科学合适的学习方法能让孩子的学习轻松很多,也更加的有效率。新的学期,家长要和和孩子一同加油!


怎 么 让 孩 子 实 现 开 学 大 超 越


优生与差生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能否长时间集中注意力,因为大家所利用的资源是相同的。开学头一周是为了整个学期打下基础,所讲的内容也相当重要,家长一定要配合学校,及时帮孩子调整好状态。


下面,推荐一套“注意力集中大法”,希望各位家长及早帮孩子收心,提高学习效率。

01.

身临其境法



人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,大多是在做一些对他们来说很重要的事情的时候。对于孩子来说,可能就是考试的时候吧。可能平时上课很爱走神的学生,到了考试的时候,他也会集中自己最大的注意力,以求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,虽然成绩可能并不会很理想,但至少他们会尽力。所以,不妨锻炼孩子在平时上课或做作业时,就把自己置身于考场上,让自己紧张起来,注意力自然就容易集中起来了,久而久之,就会养成习惯。“平时做作业像考试一样认真,考试时就能像做作业一样轻松。”

02.

奖惩分明法



做好了就奖励,做得不好就给予适当惩罚。在孩子做作业之前,家长可以先根据孩子的能力预估一下孩子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做完,给孩子写出一个时间规划表,规定孩子在什么时间完成哪项作业。如果孩子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,可以适当的惩罚孩子做一些他平时不爱做的事情;如果孩子顺利完成了,那也不要吝啬你的赞美,并奖励给孩子一些自由时间吧。

03.

潜移默化法



孩子写作业时,如果家长一直在旁边监督并不停地嘟囔:“快点写,别干别的。”时间长了孩子肯定会烦,而且很容易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。家长不妨准备几张小卡片,在上面写上:“集中注意力”,“不要走神儿”,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”等能够激励孩子学习的字样。然后把它们放在孩子平时学习时容易看到的地方,比如“文具盒”里,“书桌”上等。这样,每当孩子拿出笔或趴在课桌上学习时,都会感受到这些字的力量,多多少少会帮助孩子收些心。

04.

培养兴趣法


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难以集中注意力,可能就是因为孩子没有在做他喜欢的事情。家长可以先认真观察一下孩子,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后,支持孩子在业余时间发展兴趣爱好。孩子在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时,必然会比平时更加认真,这样时间一长,孩子就会通过兴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,从而在去做一些需要认真的态度去做的事,比如写作业、上课。



其实,新学期头个月,也是孩子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。一个好习惯,对整个学期的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。



 名校校 长 给  家 长 的 一 封 信

致家长的一封信:




致家长的一封信:


1. 同一个班级,孩子之间的竞争,归根到底,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。平时不闻不问,考差了大发雷霆,是不负责任的表现。


2. 当人们说这个孩子和哪个孩子的不同的时候,其实主要是指这个家长和那个家长的不同。


3. 同在一个班级,教是一样的教。如果你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,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,不要向孩子提学习要求,更没有资格责备他们。


4. 当你觉得付出没有得到充分回报的时候,要这样想:如果我不做,孩子的潜能将更不能发掘。然后心平气和做该做的事。


5.作为教育者,要想让孩子爱学习,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。教师如此,家长也是如此。


6.如果希望孩子好,那就先成为读书型的父母,那就从今晚做起——和孩子一道,安静地看书。如果你不能在书桌前坐半个钟头,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从早到晚坚持五六个小时的艰苦学习呢?


7.儿童的学习越困难,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,他就越应当阅读。


8.其实,无论是基础知识,阅读还是写作,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径都是课外阅读。


9.所谓智力,就是阅读能力。


10.一次考试分数的高低是偶然的,可是家长是否负责任,却必然地决定了孩子发展的方向。教师的一视同仁总是相对的。对于教育责任感特别强、能与教师紧密配合的家长,教师对他的孩子自然要特别关注一些——这是很公平。因为没有家庭配合,教师努力全然是做无用功。 


11.学生取得优秀成绩所依赖的,除了天分,更多的是自控力、专注性和求知欲,这些素质,对于孩子的成长,太重要。


12.作为教师,我们比谁都知道分数的重要。可是,那比分数更重要的,我们时刻不敢忘记。第一,身心健康;第二,正直勤勉;第三,面对困难,具有独立战胜的勇气和能力;第四,成绩优秀。


13.对于那些多动和富于攻击性的孩子而言,最不幸的是他们自己,天长日久,他们会成为人群中不受欢迎的孤独者。当然,教师会竭尽全力,不让这种情况发生。作为家长,对此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“在家很任性。”这实在是家长自己应当深刻检讨的事情。现在的孩子,性格成型早。希望父母高度重视,及时扭转。否则,学校教育的效果只能被抵消。


14.“对于教师而言,真正的志同道合者,存在于家长中。当大家都动起来,群策群力了,这个集体才叫厉害呢!”有人说老师带的不是一个班,而是两个,一个是学生班,一个是家长班。



15.三分之一的家长积极行动,步步紧跟;三分之一的家长虎头蛇尾,勉强应付;三分之一家长基本没有能力跟得上。而这,就是及格、良好、优秀拉开档次的主要原因。”


16.孩子学习是艰辛的,这是一个爬坡过程,一旦上了路,对于您的家庭、对于教师,都是一件幸事。在这个过程中,教师自然要竭尽全力引导、帮助他们,如果在能得到家长的帮助,那孩子将多么幸福。 


17.站在同一起跑线上,看起来没有差别——六年之后,他们将有多么不同。


18.不要着急,不要攀比,不要企望一口吃胖,不要提出超越孩子接受能力的要求。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,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。只要他在读,只要他这周比上周进步就值得高兴,就应当鼓励。


19.一天一小步,一周一大步,一月长一截——一学期就在全然不同的两个档次了。资质相同的孩子,摊上不同的父母,其发展也就不一样。


20.家长都希望教师多提问自己孩子,惟恐孩子发言表现的机会比别人少。其实,对于孩子来说,首先需要学会的是倾听——这才是学会学习的关键。没有了静听和沉思为前提,所谓“积极发言”,只是为表现而表现的低效闹腾而已。 


21.一次考试的分数不重要,重要的是知识掌握了没有,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欢读书。即使从应试的角度考虑,从长远来看,读书也是所有功课植根的土壤,他的贫瘠与丰厚,关系实在重大。 



22.让学生直面学习中的困难,打破快乐轻松学习的神话,这是每一个明智的师长要做的事情。在这一过程中,学生收获的,将不仅是知识,更有毅力、恒心,克服困难的勇气等重要的非智力因素。


23.养育养育,在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今天——父母责任更重要的,是教育,而不是抚养。


24.孩子需要你的扶助——今天的扶,正是为了将来的不扶或者少扶,否则问题越积累越多,差距越拉越大,孩子和你将不堪其苦。


25.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,而是家庭。


26.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,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的比较辛苦,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“问题儿童”。


27.成绩好的孩子,妈妈通常是有计划而且动作利落的人。父亲越认真,越有条理,越有礼貌,孩子成绩就越好。


28.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,但并非越贫穷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。做父母的,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资料,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。


29.富裕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教育资源,西方人的经验是:“培育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。”“阶层是会遗传的。”但是,更高级的教育资源需要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,如果没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,富裕的家庭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。


30.不要做有知识没文化的家长。有些人有高学历,但不见得有文化。如果家长不懂得生活,不知道善待他人,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,无论他拥有多高的学术水平,他也是没有文化的人。


31.父母可以把孩子作为世界的中心,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过独立的生活。如果父母完全围绕孩子转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,这样的父母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成长。有时侯,并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,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。


32.父母需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,不过,也不要因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闲生活。“没有责任感伤害别人,太有责任感伤害自己。”


33.如果孩子一哭闹父母就赶紧抱起孩子,那么,孩子就会利用父母的这个特点经常纠缠父母,提出更多的要求。所以,孩子哭闹,不要着急把孩子抱起来,父母最好让自己有事情做,让孩子看着自己动作麻利地做事。


34.夫妻关系影响孩子的性格。一个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,那么,他的儿子就学会了在学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学。一个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,那么,她的女儿就学会了在学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学。


35.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长相。家长和教师的使命就是让孩子逐步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责任,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,培育人身上的精神“种子”,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,让人可以扬眉吐气。



36.有修养的父母是“伏尔泰主义者”,“我不同意你的观点,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”。他们从孩子出生的那天就开始跟孩子讲道理,耐心的征求孩子的意见。不要指望打骂孩子就能让孩子学会服从。杀鸡给猴看的结果是:猴子也学会了杀鸡。


37.让孩子成为既有激情又有理智的人。“没有激情,任何伟业都不可能善始,没有理智,任何壮举都不能善终。”


38.让你的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,有教养从守时,排队,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,不轻易发怒开始。


39.做人要厚道。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厚道,请不要嘲笑他的软弱。喜欢占小便宜的人,往往吃大亏,因为他被别人厌恶。愿意吃小亏的人,将来会占大便宜,因为他被人喜欢。


40.身体的活力能够带来精神的活力。身体好的人,性格阳光。身体不好的人,做事犹犹豫豫,躲躲闪闪,说话吞吞吐吐。


喜欢今天的文章,别忘了在文末右下角点个“在看”,并转发给更多人看。


▍标签:开学

编辑:辅导君

声明: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

往期 · 推荐

被央视点名,让无数人落泪,这对夫妻终于上热搜了!

暑假摘抄不用愁!100句美文、139则名言、150个哲理成语、5本教材素材汇总

“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!”被母亲诅咒、被中科院劝退的13岁神童…17年后,现在怎样了?

【习作范文】部编版小学语文上册1-6年级习作范文合集

点击“蓝色标题”查看相关内容

小学电子课本

小学语文微课

小学数学微课

应用题微课

小学写作微课

小学英语微课

小学奥数微课

小学语法微课

小学写字微课

初中语文课件教案

初中诗歌鉴赏

初中微课合集

初中电子课本

初中知识点

初中思维导图


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,关注我们 

 获取更多教育理念、中小学各年级学习资料和方法 




特别声明:

本微信公众账号分享的资源版权属于原出版机构或影像公司,本资源为电子载体,传播分享仅限于家庭使用与交流心得、参考和辅助购买决策,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,若喜欢此资源,建议购买实体产品。

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